【红色主题系列云展览】“喜迎党的二十大 红色印记显初心”——红色历史人物之张丙江

发布时间:2022-08-13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为喜迎党的二十大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,我系新媒体中心精心策划推出“喜迎党的二十大,红色印记显初心”红色主题系列云展览。


第三期



汇报人

郝亚梦

籍贯:河北邯郸涉县

2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

人物简介

张丙江是涉县偏店乡前寨村人,生于1945年,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今年77岁。1964年扎根戈壁滩,亲身经历5次核试验,目睹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。由于涉及国家机密,张丙江深埋功名50余载。

人物事迹

1963年8月份初中毕业后,经过严格政审,光荣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。1964年张丙江和战友们跟随大部队去执行一项绝密任务,一路坎坷来到荒无人烟的终点站马兰村,这里便是中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(罗布泊)。张丙江所在的防化营主要担负核试验取样和测量数据工作,由于肩负任务事关国家机密,所有人员必须做到“上不能告诉父母,下不可透露妻儿。”由于戈壁滩常年风沙弥漫,刚进驻罗布泊第一个星期,张丙江出现强烈生理反应,经过一番精心治疗,慢慢适应了当地生活。罗布泊寸草不生,条件恶劣,资源紧缺。

1964年10月16日,张丙江和战友们将测试车辆开往预定地点,然后分成多个梯队,准备在原子弹爆炸后以最快速度冲进核心区域,获取相关样品和数据。按照预定方案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将于当天15时引爆。张丙江所在第二梯队非常幸运,可以躲在距爆炸中心50公里的山坡上,目睹和见证这一震惊世界的精彩瞬间。16日14时50分,张丙江和战友们根据广播通知,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;14时55分,众人根据要求纷纷戴上墨镜向远处眺望,期待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。15时整,张丙江透过墨镜看到一个类似蜡烛火苗的黄色闪光,紧接着亮点变成一个猩红色的大火球。数十秒后,众人可以摘下眼镜仔细欣赏壮观场景,火球变成黑灰色的浓雾翻滚着冲上云霄,渐渐形成巨大的蘑菇云。这时候,身边的欢呼声此起彼伏,战友们摘下帽子,挥舞着双手冲下山谷,很多人相拥而泣,用各种方式赞叹、祝福伟大的祖国。

原子弹爆炸成功后,张丙江作为防化战士全副武装,乘坐封闭严密的装甲车迅速冲向核心区域,争取最短时间内取得相关核辐射数据。次日上午,张丙江和战友们再次勇敢地进入核心区域搜集样本和测量数据。10多天后,核辐射才有所减弱,安全抵达曾经放置原子弹的钢架下面时,现场所有物品早已全部化为灰烬,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。

从1964年5月份开赴新疆,到1969年2月份光荣退伍,张丙江先后经历了包括中国首枚原子弹、氢弹在内的5次核试验,服役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,两次受到嘉奖,连续3年被授予“五好战士”荣誉称号。据张丙江的妻子侯书梅介绍,她从来不知道老伴在何地服役,更没有听说过任何原子弹的消息,所有的荣誉证书长期锁在单位铁柜子里面,一直到前段时间电视剧讲述“罗布泊核试验”故事,家人才知道其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。如今,张丙江的最大愿望是如何将“罗布泊强国强军精神”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那段辉煌历史。

人物评价

张丙江老人能够见证中国第一朵“蘑菇云”直冲云霄,并冒着生命危险冲入现场测量原子弹爆炸数据,堪称丰功伟绩,非常了不起。当时生活条件异常艰苦,他们没有任何怨言,心里想的全是报效祖国,这种大担当、大情怀、大作为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,应该代代传承。如今实现强国梦强军梦,更需要大力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各行各业都应该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,勇于担当奉献,不负韶华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。才是年轻人要追的“星”。

燕赵大地,山水竞秀,人文争辉,这是英雄的土地,传承历史,汲取力量,我们将永远铭记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的先辈,是他们开创了一段难以磨灭的光辉历史,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。我们不会忘记当年的革命先烈、革命前辈们在革命斗争中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,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像催人奋进的号角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勇气、智慧和力量。青少年励志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学习、开拓进取,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,不忘初心、牢记革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砥砺前行、不懈奋斗。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食品与生物工程

友情链接